第三百五十二章 铜裆(2 / 2)

人头大小,更甚者比小号铜鼎还要大。

你一个没有拳头大的东西,说是猛将用来冲锋陷阵的兵器,谁会相信。

瞬间他的表现已经引得人纷纷叫喊,嘲笑不止。

羞的来人涨红了脸,嘴唇开合想反驳却又说不出话。

实在是拿这么大的东西说是战锤,他自己都不相信。

拿起东西想要离开,可想到这万一是件宝贝,那自己不赚大发了,他绝不能走。

至少相比于拿铜裆喝酒的那位,他这个没什么问题。

最多是被人嘲讽几句,咱受得住。

杜康拍拍桌子喊道“都别笑了,他说的是实话,这的确是战锤,至少能价值数百。”

瞬间众人哗然,怎么也不相信杜康说的是真的。

别说是他们,杜康第一次知道的时候,也感觉三观被刷新。

实在是古代武将使用的锤子很小,非常小,小到你会觉得好q好萌,大多还没有拳头大。

你们想像一下,隋唐四猛八大锤和李元霸抡的是这种锤子,以及大闹朱仙镇的岳云和八大锤也是抡的这种锤子,有没有觉着反差好大?

三观破碎有木有?

但这就是事实。

没得办法,锤这种兵器,和刀剑的配重完全不一样,重心非常靠前。

因此导致非常难以来回抡。

抡出去容易,收回来很难,锤头太重基本收不回来,只能尽量减小锤头的重量。

清代《皇朝礼器图式》记载:“本朝定制:绿营双锤,炼铁为之,左右双持,通长各一尺九寸,锤围各六寸,形如瓜棱,重各一斤三两。柄各长一尺三寸,围二寸五分,木质髹朱,系蓝緌。”

注意这是礼器,就是仪仗队使用,礼仪性质的兵器,威力要有,但更要有威慑性,所以铸造的更大一点。

平时兵器锤头能有一斤就不错了。

杜康曾经在博物馆专门介绍铁锤的地方见过见到一溜摆开的铁锤等兵器。

里面尺寸最大的,份量足足有……一斤多。

其他的更小,完全是q版的。

所以对方手中的这个锈蚀的非常严重的破烂,的确是古代战场上猛将冲锋陷阵用的战锤。

至于为何演电影的时候,每位演员的锤子都那么巨大,有的甚至能比小号铜鼎还大,那也是没办法。

我堂堂李元霸,隋唐第一好汉,用的锤子只有鹅蛋大小,我不要脸的吗。

还不得被观众喷死。

能有那么大锤子,只是夸张的手法。